首页 >资讯 >小知识 >内容页面

执着于“是否确诊癌症”的患者方,错失了什么?

迈康网编辑 2020-07-23 共849人围观

最近家人在消化科看病,在医生办公室最常见的场景就是患者家属找医生问家人有没有得癌症。

如果医生说“再等等、结果还没出来”,家属会出来继续焦急的等待。

如果医生说“病检结果出来了,不是癌症”,家属通常会欢天喜地,对于医生说的重度溃疡、息肉比较大等等,则认为都不是事,都能治疗都能好,就是时间长短的事。

如果医生说“确诊了,是癌症”,大多数家属第一反应是晴天霹雳很难承受,接着会告诉医生“不要告诉患者啊,他承受不了”,认为得了癌症犹如判了死刑。

医生经常会无奈的对家属说“你们咋就只关心是不是癌症呢?”

是呀,为啥执着于“是不是确诊了癌症”了呢?这个和患者及家属的健康观有关。

在很多人的健康观里,没有不适症状、不是癌症,就不算健康问题,这直接导致对很多健康问题的忽视和无视。简单粗暴点说,不是癌症也没有特别难受就不用好好治、是癌症就无法治疗没有方法好好治。

这种极其局限的健康观会让很多可以解决的健康问题最终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我们应该建立临床+功能-行为-生活-环境的全面健康观,全方位关注和解决健康问题。以癌症的防控和治疗为例,具体如下。

1、注重防控:①关注癌症高危因素的消除,如高糖高脂饮食、熬夜晚睡、久坐不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生活类健康问题);②肿瘤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储备、自助健康诊疗能力的提升(行为类健康问题);③家庭和亲友健康氛围的建立(环境类健康问题);④癌症以外疾病和功能问题的及时解决(功能类健康问题)。

2、癌症治疗:①建立正确的认知,得了肿瘤不等于判了死刑,要积极乐观的投入时间精力去治疗;②提升癌症状态下的生活再适应能力,在饮食营养、运动睡眠、心态情绪、社会工作等多方面调整到适宜的状态;③重视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的干预手段,如功能营养素、生活方式调整、知识能力提升、支持性环境建立等方面,多种干预方式促进整体目标的达成,即“肿瘤康复/维稳”为主要目标、“免疫功能改善”、“摄入功能改善”、“营养平衡”、“知识和能力提升”、“支持性环境建立”为辅助目标。

   健康观拓宽了,在癌症防治和治疗的道路上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健康问题及时被预防、被发现、被治疗的可能就大了。所以,无论作为患者还是家属,都很有必要从学习基本的健康观开始,逐步建立全面的健康观和健康干预观,在自我健康诊疗的道路上发挥最大的主体效能。

--end--

文章来源:迈康在线社区

作者:田芬

您可能还想看
推荐网站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