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首页 >日志 > 大众> 日志内容

我在湍急的河边,听到一个个溺水者的大喊声,接下来......

朗天-碧海 发布日期:2017-09-12 共1712人围观

我在湍急的河边,听到一个个溺水者的大喊声,接下来......

一位医生对现代医学困境的描述(摘译自《生活方式医学》)

“我站在一条流动湍急的河流岸边,听见一个溺水者的大喊声,于是我跳进河里,用手臂抱着他,把他拉到岸上,应用人工呼吸。正当他开始呼吸时,又有呼救声。所以我又跳进河里,够到他,把他拉到岸上,再次人工呼吸;然后正当他开始呼吸时,又出现另一个呼救声,于是又跳回河里,伸手、拉拽、急救、呼吸,然后又一声大喊;一次又一次,接踵而至,没有尽头。你知道,我一直忙着跳进去,把他们拉到岸边,实施人工呼吸,以至于根本没时间看是谁在上游把他们推下去的。”

评论:

结合当前的慢性病的高发与流行,恶性肿瘤的肆虐,心理问题、社会问题对大众生活品质的危害,这个医生的“医学困境”描述很形象!切中要害!

提问:

“谁”在上游把他们推下去的?如何才能在抢救落水者的同时也能腾出手来去干预这种“推到河里”的举动?何时、何手段、何种方法才能结束这种困境?

答案:

“行为与环境”是把人“推到河里”的罪魁祸首!所谓“生活方式病因”需要用“诊疗规范”来正视!

建立包含“行为诊疗”与“功能诊疗”的医疗服务,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心理与社会再适应”这两者在现行医学服务中的“业务体现”是当务之急!

医疗品质的提升,如果不动“品类”,依然以“单一的疾病诊疗思维”来处理生活方式行为问题,那就是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羊头,卖生物医学模式的“狗肉”!

结论:

医学模式进化,要落到实处,医院必须从学科建设入手,进行“功能诊疗与行为诊疗”的学科建设,抓行为诊疗的人才培养、心理与社会再适应的诊疗业务职能改进,大力开发和推广这样的新业务项目!

社会也必须重视“功能医学与行为医学”的发展,高校要开设这样的课程,让医学的思想进步、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解决当前的困境和难题!

我们应当迈向这样的道路,实现健康的中国梦!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已有0人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